離心式氣體壓縮機國際上石化用離心氣體壓縮機在向大型、節能、高可靠方向發展,技術開發的重點轉向了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運行效率、降低能耗、改進生產工藝方法等方面。隨著石化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用戶對氣體壓縮機的能量消耗、效率更加關心,三元流動理論被應用到葉輪的葉片和擴壓器等靜止元件設計中,以期達到最高的機組效率;高參數化工作特性的氣體壓縮機將正在被不斷開發,氣體壓縮機級間匹配與整機匹配技術將逐步解決,設備早期故障診斷與控制技術、噪聲治理與控制技術將逐步被使用。由于采用了高效率三元流動葉輪及與其匹配良好的固定元件,氣體壓縮機整機效率已經高達88%以上,而且運轉平穩,檢測、報警及聯鎖停車系統控制水平高,可保證裝置3~4年以上的運轉周期。
天津100萬噸/年乙烯工程研制裂解氣氣體壓縮機,入口流量達到每小時341494標準立方米,軸功率達到51106千瓦。陜西鼓風機廠引進瑞士蘇爾壽公司軸流氣體壓縮機技術,成功設計、制造了用于煉廠催化裂化裝置的主、備風機,其中為大連石化公司35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制造的主風機是目前國內石化裝置中最大的軸流氣體壓縮機,流量達到每小時30萬標準立方米,功率達到4萬千瓦。
往復式氣體壓縮機國際上煉油、乙烯、化肥等產業的高速發展,極大地拉動了往復氣體壓縮機的設計和制造水平,大型往復氣體壓縮機的最大活塞載荷已經高達1250千牛頓以上,軸功率突破了1萬千瓦。目前往復式氣體壓縮機發展方向是:大容量、高壓力、結構緊湊、能耗少、噪聲低、效率高、可靠性高、排氣凈化能力強。產品設計上應用氣體壓縮機熱力學、動力學計算軟件和氣體壓縮機工作過程模擬軟件等,提高了計算準確度,通過綜合模擬模型預測氣體壓縮機在實際工況下的性能參數,以提高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不斷開發變工況條件下運行的新型氣閥,氣閥壽命大大提高;氣體壓縮機產品機電一體化得到強化,采用計算機自動控制,自動顯示各項運行參數,實現優化節能運行狀態,優化聯機運行、運行參數異常顯示、報警與保護。
在國產化方面,沈陽氣體氣體壓縮機廠從德國博爾齊格公司引進往復氣體壓縮機設計制造技術,將產品應用于煉油化工領域,尤其在大中型往復氣體壓縮機技術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廠1990年研制成功了符合現行國際標準的4M50型系列大型氫氣往復氣體壓縮機組,1996年推出了6M50型系列氮氫氣氣體壓縮機組,1998年研制成功了4M80型系列大型氫氣氣體壓縮機組,氣體壓縮機流量達到每小時3.4萬標準立方米,活塞壓力達到800千牛頓,出口壓力達到19兆帕,軸功率達到4000千瓦,并用于茂名石化200萬噸/年渣油加氫脫硫裝置。2006年天華機械研究院和無錫氣體壓縮機廠研制的三列迷宮密封往復氣體壓縮機,排氣量每小時1707立方米,進出口壓力0.1034~1.127兆帕,已經應用在齊魯石化10萬噸/年聚乙烯裝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