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全社會都高度關注的話題就是“兩會”,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持續刷屏。熱鬧過后,氣體壓縮機人應該從報告中讀出那些對行業利好的信息!
2018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8年6.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略低于2017年6.9%的經濟增速,但與2017年制定的經濟增速目標持平。
新利好
降稅負
改革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減負擔
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加大中介服務收費清理整頓力度。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不合理的堅決取消,過高的堅決降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強科研
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啟動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鼓勵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促“雙創”
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推進“雙創”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放創新資源,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
降污染
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推動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實行限期達標。
推合作
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推動國際大通道建設,深化沿線大通關合作。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帶動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走出去。優化對外投資結構。加大西部、內陸和沿邊開放力度,拓展經濟合作新空間。
優化投資
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今年要完成鐵路投資732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資規模達到1萬億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376億元,比去年增加300億元。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務必使民間資本進得來、能發展。
新風向
發展壯大新動能
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
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
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
加快制造強國建設
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繼續破除無效供給
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法規標準,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
今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